◎9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
秦代何以能有輝煌的工藝技術與國防工程的表現成就?請配合具體實例,加以分析說明
解:
因為秦代已經是大一統的帝國,較利於工商業界的發展,使得工藝技術進步,重用外國人才也使一些水力與國防設施都有更新的技術,人才是各國交流而不只侷限於一地,例如秦國就重要韓國水工鄭國,所建造出的鄭國渠也影響日後秦代的經濟與水利發展,另外秦始皇採到書同文字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,也間接影響工藝方面使得各種技術能有相同的格式與規格,不會產生各國之間的差異,對工藝還有國防工程也都有深遠的影響
目前分類:中華英雄 (6)
- Jan 16 Wed 2008 23:55
中國通史 (修改於小白版)
- Dec 03 Mon 2007 01:01
淡江歷史一中國通史報告網站
- Nov 22 Thu 2007 02:28
武則天
中國封建王朝的皇帝,傳位都是男的,而武則天卻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。

武則天(624—705), 名瞾(即照),并州文水(今山西省文水縣)人。父親原是大木材商人,後隨李淵起兵,到唐朝官至工部尚書,兼檢校並越將軍,先後賜田300頃、奴婢300人,食邑25O0戶。9歲時,父親去世。14歲時,她因相貌出眾,被唐太宗召入宮,命為才人,賜號武媚,人稱媚娘。才人是皇帝的妻子之一,在皇后、四妃、九嬪之下,地位較低。
在當時重視門閥的社會裏,出身大木材商的武則天仍然被看作出身寒微。在宮中,皇妃和九嬪們依仗著門第的高貴,皇帝的寵愛,一個個盛氣淩人,橫行霸道。她們常常取笑她,欺辱她。嚴酷的生活養成了武則天剛烈的性格。相傳,唐太宗有一匹烈馬,名叫獅子驄,性暴難馴。一天,皇宮的大院裏聚集著一批文武大臣,太宗問大家:“你們誰能駕馭它?”大家面面相覷,無人敢對。只見武則天撥開人群,站出來自請馴馬。太宗問其馴技,她說:“臣妾只需三樣東西,一鐵鞭,二鐵錘,三匕首。先用鐵鞭子抽它;不服,就用鐵錘猛擊它的頭;再不服,就用匕首刺斷它的咽喉!”太宗聽了禁不住大為讚賞。649年,唐太宗李世民駕崩,按照唐制,媚娘和其他宮女一起被迫入感業寺削發為尼,時年26歲。
- Nov 03 Sat 2007 01:05
五服說 與周王朝東進關係 (終於好了)
何謂“五服說”?
西周地方政府的組織,曾有“五服”、“五等”的說法。所謂“五服”,就是依據諸侯封地的遠近,分封為甸,侯,賓,要,荒五服。服就是服事天子之邦國。《荀子‧正論篇》雲:
封內甸服,封外侯服,侯衛賓服,蠻夷要服,戎狄荒服。
“五服”說最早見《尚書‧禹貢》:
- Nov 02 Fri 2007 03:21
何謂“五服說”?
- Nov 02 Fri 2007 02:01
圖騰制、對偶婚與中國上古氏族社會的關係如何?
圖騰崇拜是萬物有靈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。原始人認為人的靈魂與動物﹑植物和自然物相通﹐因而相信他們的祖先是由一個動物或植物產生﹐從而以這個動物或植物為氏族的圖騰標誌﹐以區別於其他氏族的圖騰。並把這些動物視為本氏族的祖先和保護神而加以崇拜。
中國古代的圖騰文化是由群落演變為地域氏族,圖騰制再進一步而形成的部落圖騰制,最後演變為國家圖騰制。而龍蛇的圖騰是中國古代出現得最早、勢力最大,分佈也最廣。